海南中秋節:別樣風俗 獨特風情
來源于:本站發布于:2021-09-15 14:09:30
5962 0風趣:中秋來歷說法多
中秋節最主要的寓意就是家人的團圓相聚。不僅是中國,周邊的國家也有著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是因何而來?在民間與學界卻有著各自不同的說法。
在民間,中秋節大多是以嫦娥奔月的故事為背景。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后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當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離地球最近的月亮,從此長居廣寒宮。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這些民間故事也成為每年中秋時節,長輩會對小孩子講述的故事,并代代相傳,成為了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之一。
傳統民間故事有著它美好的寓意和祝福之意,但是在學界對于中秋節的起源說法卻各有不同。關于中秋節產生的時間,主要有兩種觀點: 唐代說和宋代說。圍繞中秋節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五種觀點: 節日轉移說、神話說、民俗說、外來說和祭祀說。隨著千年的歷史發展,成為中國人重要的傳統節日。
如張澤咸先生在《唐代的節日》一文中介紹了唐代眾多的中秋玩月作品,并認為吃月餅習俗始于宋元以后,但卻未明確指出中秋節產生的時間與原因。而學者孫機《中秋節·千秋鏡·月宮鏡》一文提出了中秋節源于唐玄宗的誕節千秋節的觀點,他認為千秋節的節令物品千秋鏡中有大量的月宮圖案,從而使人們的興趣由鏡而月,而且由于唐代流傳的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的故事,人們更加熱衷中秋賞月。最終,北宋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
但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在唐代以前并未發現關于中秋的相關文字記載,而且唐代詩文中留下了大量吟詠中秋或八月十五的名詞佳句。例如,“蘇颋與李乂對掌文誥,玄宗顧念之深也。八月十五日夜,于禁中直宿諸學士玩月,備文字之酒宴。時長天無云,月色如畫,蘇曰:‘清光可愛,何用燈燭!’遂使撤去?!?/span>
就在唐代在玩月風習的基礎上,也出現了許多有關玄宗游月宮的神話傳說。例如《唐逸史》中就記載了道士羅公遠在開元年間中秋侍明皇登月宮的故事。這些月宮故事的記載,與當時道教的盛興密切有關,被認為是對現實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也被普遍認為是如今嫦娥奔月等故事的來源。而隨著安史之亂,唐朝逐漸衰敗,農歷八月十五的中秋節又被賦予了佳節團圓的寓意與期盼,賞月的習俗也逐漸普及到了民間。
但是在歷史記載中,第一次明確提到“中秋節”名稱并介紹其節俗是來自南宋吳自牧的描述: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宋代文豪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如今更是成為了中秋的代名詞。也有學者認為,中秋節的發源起源于唐,定型于宋,并普遍流傳下來。
雖然中秋節的來源有著多種多樣的說法,但其圓月所象征的美滿如意滿足了人們對團圓的期望,也成為家庭團聚的最好時節。
風俗:各類習俗寄秋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這個望月思親的節日似乎在四面環海的海南島又多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同我國很多地方一樣,海南人過中秋的時候也會吃月餅、賞月色。但因為海南島各地的居民歷史習俗的不同,中秋節的習俗也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模樣。無論是何種習俗,都表達了人們在中秋節這個團圓夜祈求幸福安康、寄托思念之情的美好愿景。
人們在沙灘上用月餅、水果等美食祭月(資料圖片)
祭月拜月
祭月,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祭禮之一由來已久。據《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描述的就是中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為朝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的祭月禮儀,也逐漸流傳到漢族民間。
從宋代起,中秋祭月的習俗開始成為求月神賜福,男人求功名利祿,女人則求貌美如仙。明清時期,中秋祭月則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祭拜儀式。建國后,各地中秋祭月的習俗因形勢的變化而逐漸消失。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的人們在中秋節只知吃月餅而不知祭月。
而在海南民間,這種中秋祭月的習俗卻一直都有保存流傳下來。在擁有諸多美麗沙灘的三亞,人們每到中秋時節都會到沙灘上用一柱柱香圍成一個個小圈子,并點燃香燭,用月餅、水果等可口的美食拜月祭神,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彼時明月高照,漆黑的海面上投下皎潔的月色,美不勝收。而男女老少們坐在沙灘上,吃月餅、觀月色,一時間布滿整個沙灘,場景壯觀無比。而那些日夜漂泊在海上的漁民們,也會在這樣的中秋月圓之夜,自然地點燃香燭,拜月祭神,祈求出入平安,吉祥如意。
這種祭月的習俗也是很多老三亞人的難忘回憶。三亞文史工作者何擎國說,以前中秋節的時候,家人都會把月餅作為祭品放在貢桌上,然后一家老小一起吃月餅、賞月色。長輩們還會講述嫦娥和月兔的故事,聽得小孩子們出了神。
水上浮針(資料圖片)
水上浮針
水上浮針是海南瓊北地區在中秋之夜特有的習俗。女孩子們在這天一般都要在母親的指導下通過浮針的方式算命,并祈求嫦娥姐姐賜予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據說,這種有趣的算命方式,只有在中秋節這天才是最顯靈的,并且只對女孩子生效。
中秋月夜,吃完月餅,聊完月話后,差不多到12點月亮最圓之時,母親們就會端上一碗水,拿上幾根針,帶領女孩子們一起表演十分神奇的水上浮針。在水面上放一片薄紙,紙上放一根針,慢慢使紙浸透往下沉,針便可浮在水面上了。據說,針影的頭部、中部和尾部分別代表女孩的少年、中年和晚年,各個部分針影粗細代表命運的好壞。例如針頭細針尾粗就說明制造浮針的人少年命苦,晚年命好。而當整個部分粗細一致時,則預兆該女孩的婚事將是美滿的。整個水上浮針的過程看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據說能順利完成浮針任務的女孩子在往后的一年內都會有好運氣。
調聲賽歌會(資料圖片)
調聲賽歌
在海南的西部儋州,每年中秋節會有熱鬧非凡的“萬人調聲賽歌會”。在很早以前,儋州北部地區的青年男女,把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當作他們追求愛情生活和幸福的最佳日子。并利用中秋節日集市見面的機會,在附近的山坡野地,互相以歌抒情,自發性地開展調聲對歌比賽活動?,F在,中秋賽歌活動一般從中秋當天下午開始,人們穿著各種各樣顏色的節日服裝,歡聚在鄉鎮集市上,歡度節日。男女歌手對唱情歌,共嘗月餅,直至凌晨。
如今,儋州中秋民間歌節已經發展成為人們心目中一種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在2001年,儋州市就確立每年農歷八月十五為儋州調聲藝術節。同年并隆重舉辦了首屆儋州調聲藝術節。
在每年的中秋調聲賽歌會上,人們所唱的曲目既有來自田野鄉間、原汁原味的自然調聲,也有經過搜集整理、創作提高的藝術精品。并有獨唱、對唱、齊唱、合唱等多種形式。此時,歌者即舞者,歌聲此伏彼起延綿不絕,一首首調聲唱出了人們對于中秋佳節的美好祝愿。
天燈祈福
在瓊海、文昌等海南東部的是著名的僑鄉地區。每年中秋,仍留在海南本土的人就格外懷念海外親人,人們就會通過放天燈祈福的方式來寄托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據瓊海一些老手藝人介紹,天燈的主要做法是用竹篾和白紙事先糊出一個水桶般大小的外形酷似燈籠的一個小型天燈,然后再將這些天燈用繩子垂直連接成一條“火龍”,將其掛于高處。當月上枝頭,夜空晴朗的時候,村里的人們就會將天燈從各個角落升起,明晃晃的好似在與星月爭輝。此時,村莊里的人們都會走出家門,站在街中庭院里觀賞天燈,歡度中秋。
在2013年9月9日午夜時分,海南瓊海市萬泉鎮西河村民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就制作了36個由每個直徑2米的小天燈組成的特大天燈組合。在漆黑的秋夜里讓天燈組隨著火餅同時點燃,徐徐升空,美麗而壯觀。
風味:月餅里的老味道
月餅一直以來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東西,每當中秋節到來前半個月,商家們都紛紛推出新一年的月餅產品,各家各戶也會提前買好月餅。等到中秋節那一天,全家齊坐在一起,邊賞月邊吃月餅。而在三亞人的記憶里,有那么幾家的月餅是每年中秋都要去買的,甚至有的市民已經連續吃同一家的月餅二十年,在這些歷史悠久的本地月餅里,承載著三亞人的不同回憶。
在勝利路上有著一家小小的餅屋,這家店卻已經賣了二十年的月餅,而且在部分老三亞人心中是一家“老字號”店。店內不僅有常見尺寸的蓮蓉蛋黃、豆沙蛋黃、五仁味,還有迷你版的小月餅與近年流行起來的潮皮月餅。店員告訴記者,這家店從1995年經營到現在,制作方法、口味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比較堅持傳統,但用料是很實誠的,每年中秋前十天左右就開始做月餅。店內的迷你版是考慮到有客人說月餅一個太大,吃起來會膩,就將分量減少做成了迷你版,也很受市民的歡迎。
此時,一位阿姨騎著車到店內取之前訂好的月餅。她告訴記者,這家店的老板是當年三亞酒家的老師傅,手藝非常好,自己獨立出來開了這家店,用的材料很好,也符合本地人的口味,每年都已經習慣了到這家買月餅。“我自己就喜歡吃蓮蓉蛋黃的,我家老人就愛吃五仁的,現在外面賣的月餅我也覺得太甜了,還是吃慣了這一家的?!边@位阿姨笑著說。
而水晶宮的五仁月餅,也是三亞人記憶中的老味道。水晶宮大酒樓董事長陳濟文告訴記者,水晶宮的五仁月餅已有二十年的歷史,使用的是中國月餅之鄉廣東省湛江吳川的月餅制作方法。據了解,吳川月餅是漢族廣式月餅,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五仁月餅,而五仁月餅分別指的是瓜仁、欖仁、麻仁、桃仁、杏仁。“現在很多人說五仁月餅不好吃,是因為五仁月餅的料不全,我們的月餅能夠得到市民的認可,就是20年間制作的都是真正的五仁月餅,而且所有的配料都是采購后自己加工制作,在口味上就很不一樣啦。”陳濟文說道。而且,據他回憶,在1995年前后三亞本地售賣五仁月餅的并不多,本地市民大多是吃蓮蓉蛋黃口味的月餅,沒想到他抱著嘗試心態推出的月餅得到了市民的歡迎,水晶宮五仁月餅也就有了自己的口碑。
據介紹,隨著人們口味的不斷變化,月餅的口味其實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糖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考慮,現在的月餅糖分已經比過去少了近一半,也更受市民歡迎。
此外,占據本地月餅市場半壁江山的紅沙月餅也是很多三亞人心中難以忘記的老味道。紅沙月餅屬于瓊式月餅,由蘇式月餅演變而成,是蘇式月餅與廣式月餅相結合的產物。它既有廣式月餅的松軟、香甜、餡美,又有蘇式月餅的松脆、香酥、層酥相疊。每逢中秋佳節,很多本地三亞人都會買上幾盒紅沙月餅,不僅自己享用,還會贈予親朋好友,一起品嘗瓊式月餅的香甜美味。
在原來的三亞的食品廠,每到中秋時節都是一番制作月餅的忙碌景象。“我最喜歡吃的口味是椰蓉,薄薄的餅皮下包裹著香甜的椰絲,很可口。剛出爐的更是新鮮好吃!”一位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小是吃著食品廠的月餅長大的,習慣了他家的味道,每年中秋都會買幾盒。
來源:三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