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發展史丨第二章 天涯海角游覽區原有風物景致
來源于:本站發布于:2021-07-30 11:07:24
6283 1第二章 天涯海角游覽區原有風物景致
第一節 地理簡況
天涯海角游覽區位于三亞灣和紅塘灣之間的岬角上,核心景區總用地面積16.4平方公里,靠山面海,區域內最高峰為下馬嶺(海拔411.7米)此外還有平安嶺(海拔240.5米)、簸箕嶺(海拔96.6米)等一系列山丘,地勢東北部低,大兵河自北向南在東北部燒旗港匯入南海。
景區海岸線3000米,岸線較為平直,沿岸巨石嶙峋,灘闊沙白,地勢平緩,腹地縱深達500-600米。
第二節 地質簡況
據《中國海灣志》第十一分冊記述,景區所在區域屬于新華夏第一沉降帶、第二復式隆起帶和沉降帶向西南遷伸的部分,位于次級構造瓊海——保亭復式向東南翼,九所——陵水東西深大裂南部。在此地質背景下,沉積了古生物界奧陶系地層,被海積的第四系所覆蓋。
景區巨石巖礁是在1億多年前的地殼運動時形成的。下馬嶺的余脈伸入海中,其花崗巖山體剝露后,受海浪、風力等外力侵蝕,加上本身垂直節理發育,迸裂散落成百余塊巨巖散布于沙灘上。形態各弄、巍峨壯觀,石上有大大小小的凹坑。海灣岸線,主要為海積沙壩與澙湖海岸。自角嶺至景區一段岸線長約3公里,是沿燕山期花崗巖侵入體發育而成的海蝕海岸,巖性為中細粒與粗粒花崗巖。該處系新生代初期的基巖岬角所在,受海蝕與海平面上升影響,逐漸形成水下礁石巖礁灘,雞母石、水鬼石、雙石礁、疊石等系巖灘上的堅硬石巖殘留體或古海石柱。景區的摩崖石刻石,均系海蝕岸岬角后退的殘留巖體與海石柱,由花崗巖垂直與水平兩節理呈球狀風化剝落與海浪沖蝕而造成。
巖灘與海蝕崖間己有背疊式中沙質海灘發育,部分海灘貝殼與砂層已為鈣質膠結成海灘砂巖,分布于平均高潮線附近,成為向海傾斜的板狀層。有的海灘沙層形成于海蝕巖、柱的節理縫隙或巷道的巖壁上,系砂礫沉積后經過蒸發失水而
被鈣質膠結而成。
景區內部和附近的海岸帶表層沉積物主要為砂質以碳酸鹽砂為主,夾有部分
硅眨鹽砂。由于全新統海侵,使一些古海岸砂質堆積沉匿于海底,其中一部分位于波浪作用影響范圍內,這部分泥沙成為海岸帶沙源,是重要的海洋泥沙補給基地。通過海底掀沙向海岸堆積補充的方式,形成了天涯海角沙灘資源。
第三節 氣候簡況
與三亞氣候相同。全年陽光充足,紫外線較強,日照時數大于2500小時。根據三亞氣象臺近5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三亞的絕對氣溫不高于35℃,年平均
氣溫為25.4℃,氣候條件總體上全年皆宜,冬季優于夏季,夏季有西南風送爽,是宜人的避署勝地。
三亞地區屬干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季風特征明顯。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夏秋季節受熱帶氣旋的影響,據統計平均每年有2—5個臺風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亞區域內沒有工業污染,同時,車、船尾氣排放量少,加上海洋季風氣候的清潔效應,空氣質量優于國家空氣質量一級標準,在中國48個重點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排名中為最小值,空氣質量位居中國第一。根據聯合國環保組織對全球52個國家158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監測,三亞入選世界空氣質量最好的10個城市之列,位居第二。
第四節 水文簡況
根據三亞海詳環境監測站多年降水資料統計,三亞地區每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至11月份,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較少,年平均降水量1476.8毫米。
根據三亞海洋環境監測站多年的監測資料表明,三亞海區全年海水溫度變化在23.5℃—30.2℃之間,近岸表層海水溫度年平均為27.4℃。 水質水溫指標全年適宜游泳。天涯海角區域海水水質狀況優良,海水透明度大,根據國家海洋局海口海洋中心站對附近海域進行監測的結果,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優于國家海水水質標準中對濱海旅游區的海水水質要求。
三亞海域的潮汐性質屬不正規日潮混合潮類型,以日潮為主,有明顯的日潮不等現象。漲落潮平均潮位差,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小于1米,屬于潮差小的海區。其潮流除臺風期外,流速小,為正規日潮流,屬弱潮流海區。三亞海岸線附近的年平均波高為0.5—0.9米,因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以及受地形影響,平均波高夏季大于冬季。
第五節 石刻文物(見《三亞史》1011頁—1012頁)
天涯海角石刻,位于天涯區馬嶺村南約1公里處,坐落在天涯海角旅游風景區內,屬清代和民國時期摩崖石刻。那時共有5處石刻,其中清代3處、民國2處,都分布在下馬嶺近海濱的巨大巖石上。
“天涯” 石刻,刻于一塊高10米、寬13米的巨石上,面朝東南。清雍正五年(1727丁未),崖州知州程哲題刻,楷書橫排陰刻,每字大56厘米。
“南天一柱” 石刻,刻在一塊高7米、寬3.4米的突起巨石上,面山(東)背海(西)。刻字大40厘米,楷書豎排陰刻。其右刻“宣統元年”, 左刻“永安范云梯”。 范云梯為清末崖州直隸州知州。
“海判南天” 石刻,刻于“南天一柱” 石刻前一塊高7米、寬10米的巨石上。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為繪制《皇輿全覽圖》,欽差苗正(欽天監五品官員)、綽爾代(理藩院郎中)、湯尚賢(法國傳教士)巡邊至崖州下馬嶺觀測點,題刻于巨石上,楷書橫排陰刻,每字大54厘米。
“海角” 石刻,位于“天涯” 石刻東北30米處一塊高11米、寬19.3米的海中巨石頂上。刻字大57厘米,行書橫排陰刻,為民國年間王毅所題。
“海闊天空” 石刻,位干“天涯” 石刻的左下方,刻字大38厘米,隸書橫排陰刻。題刻者佚名。
此外,1961年和1962年,郭沫若先后在天涯海角旅游風景區內的巨石上題有“天涯海角游覽區”與《 游天涯海角》詩三首等石刻。天涯海角石刻遐爾聞名,是三亞市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
第六節 天涯海角石刻文物的廣泛的鑒賞價值
中華多奇石。石頭與神州大地、與炎黃子孫、與五千年煌煌華廈文明,相生相得,枯榮與共。中國的文學巨著似乎都與石頭有緣。《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水滸傳》說,鎮魔的巨石被揭開了,那“天罡地煞”, 化作一股青煙,投胎凡間,而后都“逼上梁山”。《 西游記》中“齊天大圣” 的娘胎居然是一墩頑石
——“石中迸出金猴王”。 南京別名石頭城;諸葛亮的八陣圖是用石頭擺布的。“挖不盡青云龍崗”, 那指的是寶石;“踏天磨刀割紫云”, 那指的是端硯石。還有雨花石象征著英烈精神;太湖石裝潢著皇家苑囿等等。中國人多數是愛石、賞石、藏石的。精研石經,成為一門學問,是一種高尚文明生活的表現。人們把一方石看作一首詩,一幅畫,一本書。當代巨儒沈鈞儒的書齋雅號“與石居”; 名畫家賴少其畫室叫“木石齋”。 中國的遠古的人類歷史被赫然分為舊、新石器時代。可見,中華文明是伴隨著石頭進化而來的,石頭文物具有廣泛的鑒賞價值。
《淮南子》載:“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有幸女媧皇娘“煉五色石補青天”。 要不是石頭把天補牢,則這世界已臨末日。石頭救了天,救了地,救了人!人類無論如何離不開石頭。女媧氏煉的石頭補天用不完,被扔向九州大地。于是,中國的石頭,不但多而且有靈氣。三亞的“天涯石” 最負盛名,可以作為三亞石族的總代表。曾有薄學寡聞的游者互問互答:“到過天涯海角嗎?”“到過了,只是幾塊石頭!”他們哪知,就是這么兒塊石頭,令人神魂顛倒!任你國家元首,官府顯貴,行伍將帥,豪紳富賈,文人墨客,科學巨子,佛僧道俗,百工醫農,莫不慕名萬里跋涉前來,而且流連忘返。到了天涯海角景區,照了張影相,許多人都會自勉得意地說:“我可到了天邊了!我可以大喜過望地說,我走遍天涯了!”
天涯石刻最閃光的實質是:它有靈性,有生命,有精神!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石、海判南天石,日月石,作鎮南溟,雄視百代。萬頃波濤一次又一次搏擊,仍然巍然不動。風平浪靜的時候,海水繞著石頭周身,翻來復去地親吻不停,這時你可穩約看見石頭的嘴唇在上下翕動,可以聽到石頭的心臟在微微搏跳。游覽區的石頭是有生命的。
大文豪蘇東坡有句名言:“君看道旁石,盡是補天遺”。 天涯海角的巨石乃補天剩下來的正宗神石。 現代文豪郭沫若當年與馮白駒將軍巡查后所作的詩, 結句說“ 南天一柱立, 相與共盤旋。” 他是用天涯之石來歌頌這位瓊崖人民的兒子的!
人們崇拜天涯之石的莊嚴偉力。于是,天涯之石化作了無窮的精神財富!
天涯海角的石刻文物著筆不多,卻確實是這一旅游勝地的點睛之作。題寫者捕住那“窮荒絕島邊” 的歷史、地理特征,溶注感情,錘煉意境,點化典故,一語中的,使得石頭知音,山海有情,牽動了古今游人“去國懷鄉” 的千般感慨!
第七節 崖州民歌所唱的《下馬嶺》
崖州民歌是古代崖州流傳的民間歌曲,主要流行于三亞、樂東、東方、陵水等地,使用本地方言演唱,到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崖州民歌分為長篇敘事歌、生活長歌、短歌和對歌四種類型。短歌俗稱“歌仔”, 常以七言四句或八句為一首,多為即興吟唱,傳唱范圍也廣。
《下馬嶺》這首“歌仔” 也廣泛流傳于海南島南部地區。“歌仔” 唱道:
做乜號名下馬嶺,只見樹木生嶺上。
天涯山海路途遠,何處見人馬上騎?
唐相號名下馬嶺,待我說明給你聽;
就因海圮山路狹,只好下土牽馬行。
崖州民歌由于其歷史源遠流長,承載著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諸方面的歷史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古崖州社會歷史發展的“活化石”; 在人際交流、感悟表達、陶冶情操及活躍民間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